薄慕真,河北醫科大學中醫院終身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河北分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明喉科學會河北分會常務委員,河北醫科大學中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從事臨床與教學工作40餘年,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及心理療法治療耳鼻咽喉科常見病、疑難病。對嗓音病的診治有獨到之處,曾為諸多歌唱界、戲曲界名家診治嗓音病,素有“冀中嗓音第一人”之稱。撰寫醫學論文40餘篇,主編《嗓音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等多部專著。包括這本《歌唱與嗓音保健》。
專門研究歌唱與噪音的醫生
薄醫生與杜栩名主編的《歌唱與嗓音保健》的前言中寫道:
「為了普及和宣傳嗓音保健知識,提高人們保護嗓子的自覺性,做到科學用嗓,永葆悅耳歌聲,我們編寫了《歌唱與噪音保健》一書。本書對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聲帶水腫、喉炎等常見嗓音疾病及處理進行了簡明的介紹,引導讀者能夠識別常見嗓音病,輕症者能正確處理,重症者可及時就診,做到預防與保健相結合。針對變聲期、經期、妊娠期、產後、更年期、老年期嗓音的生理特點,詳細闡述了科學的嗓音保健方法。書中還重點介紹了多種嗓音保健療法,包括咽音療法、咀嚼練習法、嗓音保健操等。」
前文我轉載過,薄醫生所刊出的,關於氣管、胸肺、橫膈膜的圖樣,以及各共鳴腔體構造的圖樣。前文我又介紹過薄教授對於自然呼吸和歌唱呼吸的描述,以及對於音色一詞的描述。故此,接下來我們只要瞭解他刊登出來的喉腔構造的圖樣,對於聲帶的描述、對於造字器官的描述、為什麼要餓唱、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等六個內容,就基本足夠了。
a) 上面刊登的聲帶及頭腔的構造圖,都是摘錄自薄醫生著作的《歌唱與嗓音保健》一書。下面這幅喉腔的構造,亦是薄醫生所刊登出的。
喉腔的內部構造
b)關於聲帶,薄醫生寫道:
「聲源部分即振動器官,主要包括喉的聲帶,是嗓音的發源地。聲音是靠物體振動產生的,而嗓音則是由喉部聲帶振動產生的。聲帶富有彈性和韌性,有長、短、寬、窄、厚、薄之分,且因人而異。聲帶只有通過不同的振動,才能發出高、低、粗、細等不同的聲音,這就如同單簧管簧的振動一樣。休息時兩側聲帶保持鬆弛狀態,前部比後部相距較遠。一對杓狀軟骨,緊緊跨在環狀軟骨之上,當環狀軟骨移動時,杓狀軟骨隨之而動。當使聲帶閉合的肌肉收縮時,兩側聲帶便一起靠近,聲門閉合,加上從喉下方來的氣體的吹襲,聲帶即刻振動發聲。」
他又說:
「聲帶作為一個振動體,在空氣的推動下雖可發音,但是這種聲音的音域、音量、音色均極有限,更談不上是藝術嗓音。只有在大腦這部“微妙的電腦”的支配和控制下,才能唱出美妙悅耳有節律的歌聲來。通常所說的要用心靈來歌唱而不是只用喉嚨來歌唱,就是這個意思。」
c) 談到造字器官的運作時,薄醫生寫道:
「構語部分即吐字器官(咬字器官),包括唇、齒、舌、頰、腭、下頜等。演奏笛子時,氣息通過不同的笛孔,產生變化、組合,從而完成美妙的韻律。而構語部分則主要是通過改變這些器官活動時的位置和著力點,形成了類似變換笛孔的作用,構成了母音和輔音。在發聲歌唱時,吐字器官各組成部分的動作比平時說話要更加敏捷和誇張,敏捷是為了使子音或聲母更準確和清晰,誇張是為了使美化的母音或韻母通暢地發揮出來。」
「那麼午餐後我什麼也不吃,最多吃片夾肉麵包,喝一小杯葡萄酒就足夠了。演出後我當然要按照我的情緒來開菜單,但也總是適度的。我天生消化系統很好,不需要像許多歌唱家那樣控制飲食。但我總是注意不要吃得過飽,因為胃的狀態和嗓音器官的狀態是密切關聯的;如果一個器官有問題,另一個也會不舒服。」
d)在辨別聲帶小結時,薄醫生寫道:
「聲帶小結大多發生於女性、兒童和從事高音部歌唱的演員,以及一些在復雜環境下工作而需要高聲講話的人。男女發病比例約為 1:7.6。而女性患者最多發的年齡段為21~25歲,年逾50者比較少見。」
「發生聲帶小結時,通過喉鏡檢查可見在兩側聲帶膜部中點或中段的邊緣處,有一雙對稱性小突起,呈粟粒狀(彩圖 3、4)。正是由於存在這一對小突起(平面突起),便影響了聲帶的振動,妨礙了聲門的閉合,從而出現發聲障礙,甚至聲音嘶啞。」
「聲帶小結湯是筆者在幾十年的嗓音研究與不斷的臨床探索中所總結出來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劑。許多患聲帶小結的聲樂、戲曲工作者服用了聲帶小結湯後,獲得了良好的療效。聲帶小結湯的組成:板藍根15克,山豆根、玄參、丹參、牛蒡子、訶子、麥門冬各10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蟬蛻、木蝴蝶10克,金銀花12克。水煎服,每日 1劑,或用開水泡服,代茶頻飲。」
聲帶小結(吸氣時)
聲帶小結(呼氣時)
e)聲帶息肉發生在聲帶兩側的邊緣,但聲帶小結發生在聲帶周圍的肌肉表面,兩者不同。薄醫生寫道:
「息肉多見於聲帶的膜部邊緣,尤其是中三分之一靠前處或聲門下區。發生於聲門後部三分之一者很少。從外觀上看聲帶息肉就像荔枝肉一樣,有的是灰白色,有的是粉紅色,還有的呈紅色。它的形狀好似小葡萄,有蒂或無蒂或像魚腹一樣,呈廣基狀突出於聲帶邊緣。聲帶息肉有時單發,偶有多發。」
「'息肉樣變”或“息肉樣聲帶”,可以是雙側,也可以發生於單側,聲帶黏膜幾乎全部呈息肉樣改變,發聲時在聲門上下翻動。咽喉黏膜灰白或淡紅。這一類型的聲帶息肉聲嘶的表現很明顯,音調低沉,甚至失音,有時伴有呼吸聲粗或困難(雙側發病者,如有聲門下息肉,常可出現呼吸困難),咽喉乾澀,痰液比較黏稠,不容易吐出來,感覺像是在喉嚨處卡住一樣。」
「作為一名聲樂演員,如果用聲不當很有可能患聲帶息肉,但只要積極治療,可取得滿意療效。早期聲帶息肉可保守治療,如焦山楂200 克,加水 2000 毫升,加冰糖適量,頻飲;或聲帶小結湯加焦山楂10克,水煎服 ,每日 1劑。臨床上對於早期聲帶息肉用聲帶小結湯加焦山楂,配合轉移因子利多卡因溶酶進行頸前穴位封閉(每週 1次),結合禁聲,效果比較理想。」
至此,薄慕真醫生傳授給我們的知識、基本介绍完畢。我應該向大家說明的是,以歌唱教師或聲樂教授的身份撰寫歌唱知識的人多之又多,但以醫生的身份、從醫學的角度探討聲樂知識的,就少之又少,有如鳳毛麟角了!明知薄慕真是一位中醫教授,但本人更願意以醫生的身份稱呼他,以分別於聲樂教授。
邊緣型聲帶息肉 | 葡萄狀聲帶息肉 |
〈歌唱与嗓音保健〉